打吊瓶手肿了可通过调整针头位置、局部冷敷、抬高患肢、药物外敷、就医处理等方式缓解。手肿通常由针头移位、药物刺激、静脉炎、过敏反应、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
1、调整针头位置输液过程中针头刺破血管壁或发生移位时,药液可能渗入皮下组织导致肿胀。此时应立即关闭输液器调节阀,呼叫医护人员重新穿刺。避免自行拔针或移动针头,防止加重组织损伤。护理人员会评估穿刺点情况,选择对侧手臂或其他静脉重新置管。
2、局部冷敷早期使用冰袋冷敷可收缩血管减轻渗出,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注意用毛巾包裹冰袋避免冻伤,禁止热敷或揉搓肿胀部位。该方法适用于非感染性肿胀,若出现皮肤发红发热需停止冷敷并及时告知
3、抬高患肢将肿胀手臂垫高至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作用促进静脉回流。可使用枕头或吊带固定抬高姿势,保持30分钟以上。同时活动手指关节帮助血液循环,观察指尖颜色和温度变化。该方法可与冷敷联合使用,但静脉炎患者抬高时需避免过度伸展。
4、药物外敷硫酸镁湿敷可缓解化学性静脉炎引起的肿胀,将50%硫酸镁溶液浸湿纱布覆盖患处,每日2-3次。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薄涂于肿胀区域轻轻按摩至吸收。使用前需确认无药物过敏史,出现皮疹瘙痒应立即停用。
5、就医处理持续肿胀超过24小时、伴随剧烈疼痛或皮肤发黑时,需排除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医生可能开具地奥司明片改善静脉功能,或使用肝素钠注射液抗凝治疗。细菌感染需进行脓液培养,根据结果选择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抗生素。
输液期间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患侧手提重物或测量血压。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穿刺,高危患者可使用静脉留置针减少刺激。日常多饮水促进药物代谢,观察尿液颜色和量。如反复出现输液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给药方案,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恢复期可进行握力球训练增强静脉回流,但需避开原穿刺点周围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