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有息肉一般可以怀孕,但可能增加流产或早产风险。子宫内膜息肉的处理方式主要有观察随访、药物治疗、宫腔镜手术切除、病理检查排除恶变、术后定期复查。
1、观察随访体积小于1厘米且无症状的息肉可能自然消退。备孕期间可通过超声监测息肉变化,若无异常出血或形态改变,可暂不干预。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经阴道超声,重点关注息肉大小及血流信号。
2、药物治疗孕激素类药物如地屈孕酮、黄体酮胶囊可能帮助抑制息肉生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如亮丙瑞林可暂时缩小息肉,但停药后可能复发。药物治疗适用于不宜手术或息肉较小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宫腔镜手术切除宫腔镜下电切术是治疗有症状息肉的首选方式,能完整切除病灶并保护周围内膜。手术宜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术后2-3个月子宫内膜修复后可尝试妊娠。多发息肉或基底较宽者需注意术后宫腔粘连预防。
4、病理检查排除恶变所有切除的息肉组织均需送病理检查,虽然恶变概率极低,但绝经后出血或异常增大的息肉需警惕不典型增生。病理结果将决定后续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或更密切的随访。
5、术后定期复查术后首次月经干净后建议复查宫腔镜或三维超声,评估宫腔形态。备孕期间需监测排卵及内膜情况,必要时联合生殖科进行生育指导。既往有流产史者建议息肉切除后再计划妊娠。
备孕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高雌激素食物如蜂王浆的过量摄入。术后可适当补充维生素E和叶酸促进内膜修复,避免剧烈运动及盆浴以防感染。若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或腹痛需及时就诊,妊娠后需加强产检监测胎盘情况。建议在妇科医生与生殖专家共同指导下制定个体化备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