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瘙痒可通过保持清洁、冷敷止痒、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外阴瘙痒可能与阴道炎、外阴湿疹、接触性皮炎、糖尿病、阴虱病等因素有关。
1、保持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肥皂或沐浴露等刺激性产品。选择棉质内裤并勤换洗,避免穿紧身裤或化纤材质衣物。清洗后轻轻拍干,避免用力擦拭加重刺激。注意经期卫生巾更换频率,防止潮湿环境滋生细菌。
2、冷敷止痒将干净毛巾浸入冷水后拧干,轻轻敷于瘙痒部位5-10分钟。低温可暂时麻痹神经末梢减轻痒感,但需避免直接冰敷导致冻伤。冷敷后涂抹少量无香料保湿霜,防止皮肤干燥。该方法适用于无明显皮损的单纯性瘙痒。
3、外用药物真菌感染引起的外阴瘙痒可遵医嘱使用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过敏性瘙痒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软膏,但连续使用不超过1周。炉甘石洗剂适用于无明显渗出的瘙痒,每日涂抹2-3次。使用前需清洁患处,药物应覆盖全部瘙痒区域。
4、口服药物严重过敏反应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能需要头孢克洛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必要时调整降糖方案。药物使用期间禁止饮酒,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嗜睡等副作用。
5、就医治疗持续瘙痒超过1周、伴随异常分泌物或皮肤溃烂时需及时就诊妇科或皮肤科。医生可能进行白带常规、血糖检测或皮肤活检等检查。确诊阴道炎需规范使用甲硝唑栓剂,阴虱病需剃除阴毛并外用百部酊。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性伴侣需同步检查和治疗。
日常应避免抓挠瘙痒部位,防止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保持规律作息,穿着透气棉质内衣。出现外阴瘙痒时建议记录发作时间、诱因等信息,就医时详细告知糖尿病患者需每日监测血糖,控制糖分摄入。长期使用护垫可能破坏局部微环境,建议仅在经期必要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