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主要包括导管相关感染、导管堵塞、血栓形成、气胸及导管移位。
1、导管相关感染:
导管相关感染是中心静脉置管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穿刺部位红肿、疼痛或发热。感染可能由皮肤细菌沿导管侵入或输液污染引起。处理需及时拔除导管并进行细菌培养,同时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无菌操作和定期更换敷料。
2、导管堵塞:
导管堵塞多因血液回流凝固或药物沉淀导致,表现为输液速度减慢或完全无法输注。可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尝试疏通,严重堵塞需更换导管。日常维护应定期用肝素盐水冲管,避免药物配伍禁忌。
3、血栓形成:
导管相关血栓形成与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缓慢有关,可能出现患侧肢体肿胀、疼痛。超声检查可确诊,治疗需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高危患者可预防性使用抗凝剂,并避免导管长期留置。
4、气胸:
锁骨下静脉穿刺时可能损伤胸膜导致气胸,表现为突发胸痛、呼吸困难。轻度气胸可观察吸氧,严重者需胸腔闭式引流。操作者应熟悉解剖定位,超声引导可降低风险。
5、导管移位:
导管移位常见于固定不当或患者活动过度,可能导致药物外渗或功能异常。X线可确认位置,部分需重新调整或更换。妥善固定导管并限制剧烈活动可有效预防。
中心静脉置管后需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情况,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碰撞导管。日常活动应避免大幅度肢体动作,沐浴时注意防水保护。出现发热、呼吸困难或肢体肿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医护人员应定期评估导管必要性,及时拔除不必要的留置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