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可能由心理压力、作息紊乱、环境干扰、躯体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心理压力:
工作压力、家庭矛盾等情绪困扰会导致大脑皮层持续兴奋。焦虑状态下人体分泌过量皮质醇,抑制褪黑素分泌,表现为入睡困难或早醒。建议通过正念冥想、倾诉等方式缓解情绪。
2、作息紊乱:
熬夜、倒班等打乱生物钟的行为,会影响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节律调控。昼夜节律失调后,深度睡眠时间缩短,睡眠质量下降。保持固定起床时间有助于重建节律。
3、环境干扰:
卧室光线过强、噪音超过40分贝会刺激觉醒系统。温度超过26℃或床垫不适也会导致频繁觉醒。使用遮光窗帘、耳塞等工具可改善睡眠环境。
4、躯体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疼痛等疾病常伴发失眠。以甲状腺功能亢进为例,代谢率增快引发心悸、出汗等症状,直接影响入睡。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5、药物副作用:
部分降压药、激素类药物会干扰中枢神经递质平衡。如糖皮质激素会抑制γ-氨基丁酸活性,导致睡眠维持困难。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改善失眠需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晚餐不宜过饱。适当进行瑜伽、八段锦等舒缓运动有助于放松身心。长期失眠伴随日间功能损害时,建议到睡眠专科就诊评估。日常可尝试饮用酸枣仁茶、百合粥等安神食疗方,但需注意避免过度依赖酒精助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