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能引发酮症酸中毒性脑病、急性肾损伤、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及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
1、酮症酸中毒性脑病:
高血糖和高血酮导致血液渗透压升高,引发脑细胞脱水及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需立即静脉补液纠正高渗状态,同时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控制血糖。
2、急性肾损伤:
严重脱水导致肾灌注不足,酮体代谢产物堆积造成肾小管损伤。表现为少尿、血肌酐升高。治疗需快速补液恢复血容量,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3、心律失常:
低钾血症是常见诱因,酸中毒本身也会影响心肌电活动。可能出现室性早搏、室颤等危险心律。需在心电监护下谨慎补钾,维持血钾在安全范围。
4、电解质紊乱:
胰岛素治疗过程中易出现低钾、低磷、低镁。表现为肌无力、呼吸困难等。需每2小时监测电解质,根据结果调整补充方案。
5、感染性休克:
高糖环境易继发严重感染,合并血管麻痹导致循环衰竭。需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同时进行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支持。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和尿酮体,出现多饮多尿加重、呼吸深快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日常需保持规律用药,避免应激和感染,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在每日130-150克,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杂粮等。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防止波动。注意足部护理预防感染,每年进行并发症筛查。
冠状动脉造影术术后并发症主要有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造影剂过敏反应、心律失常、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肾功能损害。
1、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
冠状动脉造影需穿刺桡动脉或股动脉建立通路,术后可能出现穿刺点渗血或皮下血肿。轻度血肿可局部压迫止血,严重血肿需外科处理。术后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活动。
2、造影剂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对含碘造影剂过敏,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严重者可出现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术前需详细询问过敏史,高危人群可预防性使用抗组胺药物。轻度过敏反应通常给予抗过敏治疗即可缓解。
3、心律失常:
导管刺激心脏或造影剂影响可能导致室性早搏、室速等心律失常。多数为一过性,严重者需药物复律。术中持续心电监护可及时发现异常,术后仍需监测心律变化。
4、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导管刺激血管壁可能引发迷走神经兴奋,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伴恶心呕吐。立即平卧、补液扩容可缓解症状,严重者需使用阿托品。术后拔管时需缓慢操作以减少刺激。
5、肾功能损害:
造影剂经肾脏排泄可能造成肾小管损伤,尤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患者风险更高。术前充分水化可降低风险,术后监测尿量及肌酐变化。严重肾功能损害需血液净化治疗。
术后应保持穿刺侧肢体制动12小时,避免用力排便或剧烈咳嗽增加腹压。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每日饮水量建议2000毫升以上。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肿胀疼痛,监测心率血压变化。出现胸闷气促、意识改变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术后1周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肾功能及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