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主要有肥胖、长期无排卵、糖尿病、高血压、遗传因素。
1、肥胖:
体重指数超过30的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增加。脂肪组织可促进雌激素合成,长期高水平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增生。建议通过饮食控制和规律运动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
2、长期无排卵:
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导致持续性无排卵状态,子宫内膜缺乏孕激素对抗。这类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稀发或闭经,需定期妇科检查监测内膜情况。
3、糖尿病:
血糖代谢异常与子宫内膜癌风险呈正相关。高血糖环境可能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途径促进癌细胞增殖。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并加强妇科筛查。
4、高血压:
血压升高与子宫内膜癌存在一定关联性。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可能影响子宫内膜微环境,同时降压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干扰激素平衡。高血压患者应定期进行妇科超声检查。
5、遗传因素:
林奇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携带者患病风险显著增高。这类人群存在DNA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建议从30岁开始每年进行子宫内膜活检筛查。
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饮食上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摄入,限制红肉及加工食品。绝经后女性出现异常阴道出血应及时就诊,有家族史者需提前开始肿瘤筛查。定期妇科检查能早期发现内膜病变,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阴道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