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折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洛索洛芬钠等止痛药物。骨折疼痛多与局部炎症反应、神经压迫或组织损伤有关,需结合患者基础疾病及药物耐受性选择用药。
一、布洛芬布洛芬为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骨折后的炎性疼痛。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疼痛,胃肠功能较好的老年患者。需注意可能引发消化道不适,长期使用需监测肾功能。
二、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发挥镇痛作用,对胃肠刺激较小,适合合并胃病的骨折患者。但需严格控制剂量,肝功能异常者慎用,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3000毫克。
三、塞来昔布塞来昔布为选择性COX-2抑制剂,抗炎镇痛效果显著且胃肠副作用较低,适用于需长期止痛的老年骨折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时需评估风险,避免与抗凝药物联用。
四、双氯芬酸钠双氯芬酸钠具有强效抗炎镇痛作用,常用于急性骨折疼痛控制。可采用口服或外用凝胶剂型,但高血压患者需监测血压变化,避免与利尿剂等药物同时使用。
五、洛索洛芬钠洛索洛芬钠起效较快,对关节周围骨折的肿胀疼痛缓解效果较好。老年患者建议从低剂量开始,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头晕或水肿等不良反应,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骨折后除药物止痛外,建议保持患肢制动并抬高,早期可冰敷减轻肿胀。饮食需增加富含钙质的乳制品、豆制品及深绿色蔬菜,适量补充维生素D促进骨骼修复。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时应及时复查,排除感染等并发症。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