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腱鞘炎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局部封闭注射、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拇指腱鞘炎通常由过度劳损、外伤、感染、风湿性疾病、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停止拇指活动,使用支具固定关节2-3周。减少抓握、捏取等动作可降低肌腱与腱鞘摩擦,缓解局部水肿。夜间佩戴定制矫形器能维持拇指功能位,防止睡眠中无意识活动加重损伤。
2、物理治疗:
超声波治疗可促进炎症吸收,每日1次连续10天。蜡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温度控制在50℃左右。康复训练包括拇指被动牵拉和等长收缩练习,需在疼痛缓解后由治疗师指导进行。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可口服缓解疼痛。外用药物可选择氟比洛芬凝胶贴膏。严重肿胀时可短期使用地奥司明等消肿药物,合并细菌感染需加用抗生素。
4、局部封闭注射:
对顽固性疼痛可采用糖皮质激素与利多卡因混合注射,每年不超过3次。注射后需保持24小时干燥,避免揉搓注射部位。糖尿病患者需谨慎使用以防血糖波动。
5、手术治疗:
经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反复发作者可行腱鞘切开术。关节镜手术创伤较小,术后第二天即可开始功能锻炼。开放性手术需预防切口感染,拆线后配合康复训练恢复抓握功能。
日常应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或鼠标,工作间隙做拇指伸展运动。用温水浸泡双手可缓解晨僵,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蛋白质。女性更年期患者可适当增加豆制品摄入,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若出现拇指弹响伴活动受限,建议尽早就医明确是否发生腱鞘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