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囊肿内部主要是黏稠的胶冻状液体,并非肉粒或固体组织。腱鞘囊肿的形成与关节囊或腱鞘退变、慢性劳损、结缔组织黏液变性等因素有关。
1、胶冻状液体:
腱鞘囊肿囊内充满透明或淡黄色的黏稠液体,成分类似关节滑液,含有高浓度透明质酸和黏蛋白。这种胶冻样物质在囊肿破裂时可能自行流出,但容易复发。
2、囊壁结构:
囊肿外层由致密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内层为扁平细胞覆盖,没有真正的上皮细胞层。囊壁可能附着于关节囊或腱鞘,但不会包含肌肉、脂肪等实质性组织。
3、形成机制:
关节囊或腱鞘薄弱处因反复摩擦形成疝出,滑液积聚后形成独立囊腔。长期机械刺激导致局部结缔组织发生黏液变性,是囊肿持续增大的主要原因。
4、触诊特征:
典型腱鞘囊肿触诊呈圆形包块,表面光滑有弹性,可轻微移动。按压时有波动感,强光照射可能呈现半透明状态,这些特征均提示其液体性质。
5、影像学表现:
超声检查显示为边界清晰的无回声或低回声区,磁共振成像可见均匀的液体信号。影像学检查能明确区分囊肿与实性肿瘤,避免误诊为脂肪瘤等实质性肿物。
日常应注意避免关节部位过度劳损,可进行握力球训练增强肌腱耐受性。囊肿较小且无症状时可观察,若影响关节活动或持续增大,建议就医评估穿刺抽液或手术切除等治疗方案。保持规律的手部伸展运动有助于预防复发,同时控制高嘌呤饮食以减少关节滑液异常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