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供血不足与脑梗塞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严重程度及预后。脑供血不足是短暂性脑缺血,脑梗塞则是脑组织永久性坏死。
1、病因差异:
脑供血不足多由脑血管痉挛、血压波动或微血栓暂时阻塞引起,血流可自行恢复。脑梗塞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心源性栓子等导致血管永久闭塞,脑细胞不可逆损伤。
2、症状表现:
脑供血不足症状呈一过性,如突发头晕、视物模糊,24小时内完全缓解。脑梗塞症状持续加重,常见偏瘫、失语,伴随意识障碍,需紧急溶栓治疗。
3、影像学特征:
脑供血不足CT/MRI无异常病灶,血管造影可能显示狭窄。脑梗塞发病6小时后CT可见低密度灶,DWI序列显示细胞毒性水肿高信号。
4、危险分层:
脑供血不足是脑梗塞预警信号,1年内卒中风险达10%。脑梗塞急性期死亡率约5%-15%,存活者多遗留功能障碍。
5、干预措施:
脑供血不足以抗血小板聚集、控制危险因素为主。脑梗塞需在4.5小时内静脉溶栓,大血管闭塞者可行机械取栓。
日常需监测血压血糖,低盐低脂饮食,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出现言语不利、肢体麻木等征兆时立即就医,高血压患者应规律服用降压药物,糖尿病患者保持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及情绪激动,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颈动脉超声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