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切口护理、康复指导等方面。规范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术后恢复。
1、术前准备术前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评估患者心肺功能。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便,避免术后尿潴留。术前8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减少麻醉风险。合并慢性咳嗽或便秘者需提前干预,控制腹压增高因素。术前1天备皮时注意避免损伤皮肤,预防切口感染。
2、术中配合手术室护士需核对患者信息,建立静脉通路。协助麻醉师摆放体位,疝修补术常采用仰卧位。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出血量。无菌操作规范传递器械,记录植入物信息。突发情况及时配合医生处理,确保手术安全。
3、术后观察术后6小时内监测血压、脉搏等指标,观察有无内出血征象。注意患者意识状态,预防麻醉并发症。查看切口敷料渗血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评估疼痛程度,按医嘱使用镇痛药物。早期发现肠梗阻、尿潴留等并发症征兆。
4、切口护理每日检查切口有无红肿、渗液,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切口干燥清洁,避免污染。观察有无缝线反应或感染迹象。使用腹带减轻张力,但需松紧适宜。指导患者咳嗽时按压切口,防止裂开。无张力修补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
5、康复指导术后1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普食,保证蛋白质摄入。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使用缓泻剂。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出现发热、切口剧痛等及时就医。长期避免腹压增高因素,预防复发。
腹外疝术后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瘦肉、鱼类等优质蛋白摄入促进组织修复。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预防便秘。术后早期可在床上活动下肢,预防静脉血栓。恢复期逐步增加散步等低强度运动,3个月后经评估可恢复正常活动。注意观察阴囊水肿等特殊情况,避免久站久坐。建立规律排便习惯,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戒烟限酒,减少慢性咳嗽诱因。术后1年内容易复发阶段需加强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