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骨折后膝盖肿可通过冷敷、抬高患肢、加压包扎、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胫骨平台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冷敷骨折后48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膝盖,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进行。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渗出,缓解肿胀。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若皮肤感觉异常或出现苍白应立即停止。
2、抬高患肢平卧时将患肢垫高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促进静脉回流。坐位时可用软枕支撑小腿,保持膝关节伸直位。每日抬高时间累计不少于8小时,夜间可持续抬高。该方法能减轻毛细血管静水压,加速组织液吸收。
3、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自足背向膝部螺旋式缠绕,压力均匀适中。包扎后观察足趾颜色和温度,如出现青紫、麻木需松解。加压能限制软组织继续肿胀,但骨折固定后需拆除,避免影响血液循环。包扎期间每日检查皮肤状况。
4、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改善微循环,塞来昔布胶囊减轻炎症反应,七叶皂苷钠片促进消肿。药物需配合骨折固定措施使用,不可替代复位治疗。服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5、康复训练骨折稳定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踝泵运动,每小时做20-30次。拆除固定后逐步开展直腿抬高、膝关节屈伸等训练。训练强度以不加重肿胀为度,配合物理治疗促进功能恢复。训练前后可测量腿围对比肿胀变化。
胫骨平台骨折后需严格制动4-6周,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钙质,如牛奶、鱼肉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肿胀持续加重或伴随皮肤发亮、剧烈疼痛时需及时就医,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康复期使用助行器减轻患肢负重,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