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患者遵医嘱服药后症状通常会减轻。抗焦虑药物主要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平衡、改善躯体症状、缓解情绪波动等机制发挥作用,但具体效果因人而异。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片能通过增加突触间隙5-羟色胺浓度改善持续担忧状态,通常在规律用药2-4周后显现效果,可减轻心悸、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劳拉西泮片作用于γ-氨基丁酸受体,能快速缓解急性焦虑发作时的震颤、呼吸困难等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产生依赖性。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文拉法辛缓释片对伴随躯体疼痛的焦虑障碍效果显著,可改善肌肉紧张和慢性疼痛。部分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片对伴有睡眠障碍的焦虑患者有帮助,能延长深度睡眠时间。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片适用于以心慌、手抖为主要表现的情境性焦虑,通过阻断肾上腺素受体减轻生理反应。
焦虑症患者应保持每日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运动时分泌的内啡肽具有天然抗焦虑作用。饮食上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鱼、亚麻籽等食物,避免摄入过量咖啡因和酒精。建立规律的睡眠节律,睡前进行正念呼吸练习,创造安静黑暗的睡眠环境。可记录情绪日记识别触发因素,学习渐进式肌肉放松技巧应对急性症状。建议家属参与认知行为治疗过程,避免过度保护或指责性语言,共同制定阶段性的康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