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严重程度需结合具体病情判断,多数情况下经及时干预可有效控制,但部分合并心脏结构异常的患儿可能需长期管理。
早产儿因心脏传导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典型表现为心率突然增快至每分钟超过220次,可能伴随喂养困难、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等症状。若发作时间短且能自行终止,通常对心功能影响较小。临床常用普罗帕酮注射液或地高辛口服溶液控制急性发作,腺苷注射液可快速终止心动过速。部分患儿需通过射频消融术根治,但需待体重增长至适合手术条件。
当早产儿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等先天性心脏病时,室上性心动过速可能诱发心力衰竭。此类患儿需持续使用胺碘酮口服液维持窦性心律,并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监测。极少数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患儿可能出现尖端扭转型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需植入起搏器治疗。
早产儿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期间应保持侧卧位避免误吸,记录发作时间和症状特征。日常喂养需少量多次,避免过饱诱发心动过速。建议家长学会测量桡动脉脉搏,定期随访儿童心血管专科,监测生长发育指标与心电图变化。出院后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疫苗接种需咨询专科医生调整接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