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肝炎的发生与多种酶的异常有关,其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是最常见的指标。治疗肝炎需根据病因采取抗病毒、保肝药物或调整生活方式等措施。肝炎的病因包括病毒感染、酒精、药物、自身免疫等,需通过血液检查、影像学等手段明确诊断。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是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标志。当肝细胞受损时,这两种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其水平升高。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而AST则分布于肝脏、心脏、肌肉等多个器官,因此ALT的升高更直接反映肝脏损伤。
2、肝炎的病因多样,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如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酒精性肝炎则与长期大量饮酒有关,酒精代谢产物会直接损伤肝细胞。药物性肝炎可能由某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抗生素引起,这些药物在肝脏代谢过程中产生毒性物质。自身免疫性肝炎则是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肝细胞所致。
3、治疗肝炎需根据病因制定方案。病毒性肝炎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索磷布韦等,抑制病毒复制。酒精性肝炎需戒酒,并辅以保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水飞蓟素等。药物性肝炎需停用相关药物,并使用解毒剂如N-乙酰半胱氨酸。自身免疫性肝炎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抑制免疫反应。
4、生活方式调整对肝炎康复至关重要。饮食上应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豆类、蔬菜。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肝功能。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监测病情变化。
肝炎的治疗需结合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及个体差异,采取综合措施。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患者应积极配合坚持治疗并调整生活方式,以促进肝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