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可通过补液治疗、调整饮食、口服药物、静脉输液、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急性胃肠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过敏反应、应激因素等原因引起。
1、补液治疗急性胃肠炎患者容易出现呕吐腹泻导致脱水,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严重脱水时需静脉补液。补液时需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刺激胃肠。
2、调整饮食发病初期建议短暂禁食,症状缓解后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可选择米汤、藕粉、稀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减轻胃肠负担。
3、口服药物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保护黏膜,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诺氟沙星胶囊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使用药物需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病情。
4、静脉输液对于严重呕吐无法进食或出现明显脱水症状的患者,需要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常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等,必要时可加入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5、中医调理中医认为急性胃肠炎多因外感时邪或饮食不节导致脾胃运化失常。可选用藿香正气水祛湿和中,或针灸足三里、中脘等穴位调理脾胃功能。症状缓解后可用山药、茯苓等药膳健脾养胃。
急性胃肠炎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恢复期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可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蒸蛋、鱼肉等帮助组织修复。保持餐具清洁,饭前便后洗手预防交叉感染。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发热、血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日常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进食不洁或变质食物,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