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和室颤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主要区别在于发生部位、危险程度及临床表现。房颤指心房不规则颤动,室颤指心室不规则颤动,后者更危险可能直接导致心脏骤停。
1、发生部位房颤发生在心脏的心房部位,属于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房电活动紊乱导致心房肌纤维不同步收缩。室颤发生在心脏的心室部位,属于致命性心律失常,心室肌纤维完全失去协调收缩能力。
2、危险程度房颤可能增加卒中风险但不会立即危及生命,患者可能长期带病生存。室颤属于最危险的心律失常,发作后数分钟内即可导致意识丧失、心脏骤停,必须立即电除颤抢救。
3、临床表现房颤常见症状包括心悸、胸闷、乏力等,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室颤发作时患者会突然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体表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听诊消失。
4、心电图特征房颤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f波,RR间期绝对不规则。室颤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完全消失,出现不规则、形态各异的颤动波,频率极快且无规律。
5、治疗方法房颤治疗包括药物控制心率、抗凝预防血栓、导管消融等。室颤必须立即心肺复苏并电除颤,后续可能需要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预防猝死。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心律失常发生,建议规律作息、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确诊心律失常后需严格遵医嘱治疗,定期复查心电图。房颤患者需长期抗凝治疗预防卒中,室颤幸存者通常需要植入ICD预防再次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