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需注意控制危险因素、规范用药、调整生活方式、监测症状变化及定期复查。主要管理措施包括血压血糖管理、避免诱发因素、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及心理调节。
1、危险因素控制:
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是冠心病进展的重要诱因。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空腹血糖应控制在6.1毫摩尔每升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需低于1.8毫摩尔每升。吸烟者必须戒烟,饮酒量每日不超过25克酒精。体重指数建议维持在18.5-23.9千克每平方米范围内。
2、规范用药管理:
硝酸酯类药物能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绞痛,抗血小板药物可预防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能稳定动脉斑块。患者需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不可擅自增减剂量。若出现牙龈出血、肌肉酸痛等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以备急性发作时使用。
3、生活方式调整:
冬季外出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刺激诱发心绞痛。饮食遵循低盐低脂原则,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烹调油用量控制在25-30克。保持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提重物、剧烈运动等增加心脏负荷的行为,性生活前可预防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4、症状监测记录:
每日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缓解方式。若出现发作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含服硝酸甘油无效等情况,提示病情进展可能。夜间平卧时呼吸困难或突发冷汗可能为心力衰竭前兆,需立即就医。外出时随身携带病情说明卡。
5、定期医疗随访:
每3-6个月复查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指标。每年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心功能。冠状动脉造影复查间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支架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进行抗凝治疗监测。参加心脏康复计划可改善心肺功能。
患者日常可进行快走、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范围内。饮食宜选用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每日摄入300-500克新鲜蔬菜。保持乐观心态,可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缓解焦虑。洗澡水温不宜超过40℃,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外出时避开交通高峰时段,携带急救联系方式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