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可通过呕血、黑便、腹痛等症状初步判断,确诊需结合胃镜检查等医学手段。胃出血可能由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药物刺激等原因引起。
1、呕血呕血是胃出血的典型表现,血液多呈咖啡渣样或鲜红色。血液与胃酸混合后颜色变深,呕吐物中可能含有食物残渣。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酗酒者出现呕血需高度警惕。胃镜检查可明确出血部位,必要时需进行止血治疗。
2、黑便血液在消化道停留时间较长时会形成黑便,粪便呈柏油样且有特殊臭味。少量出血可能仅表现为粪便隐血试验阳性。上消化道出血量超过50毫升即可出现黑便,需与食用动物血制品导致的假性黑便相鉴别。
3、腹痛胃出血常伴随上腹部隐痛或灼痛,疼痛多与进食有关。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多表现为饥饿痛,胃溃疡出血多为餐后痛。疼痛突然缓解可能提示穿孔,需立即就医。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休克前期的冷汗、心悸等症状。
4、贫血症状慢性胃出血可能导致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急性大出血时血红蛋白可迅速下降,出现意识模糊等失血性休克表现。贫血程度与出血量相关,但需注意老年人对贫血耐受性较差。
5、伴随症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多伴有肝病体征如蜘蛛痣、腹水等。胃癌出血可能伴随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应激性溃疡常见于严重创伤或大手术后,出血前多有应激因素存在。
怀疑胃出血时应立即禁食并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及时就医进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必要时需输血治疗。恢复期饮食应循序渐进,从流质逐渐过渡到软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慎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定期复查胃镜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