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可通过典型皮疹、淋巴结肿大及血清学检测进行判断。风疹的诊断依据主要有接触史、临床症状、血常规检查、病毒分离、特异性抗体检测。
1、接触史发病前2-3周存在风疹患者接触史是重要线索。风疹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病例。询问流行病学史时需重点关注周围人群是否有发热伴皮疹病例出现。
2、临床症状风疹典型表现为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伴触痛,随后出现淡红色斑丘疹。皮疹通常从面部开始,24小时内蔓延至躯干四肢,持续3天左右消退。部分患者可伴有低热、结膜充血等前驱症状,成人可能出现关节疼痛。
3、血常规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是常见表现。疾病初期可能出现短暂的白细胞减少,恢复期可见浆细胞样淋巴细胞。该检查虽无特异性,但可辅助排除细菌感染等其他发热出疹性疾病。
4、病毒分离发病初期取咽拭子或尿液标本进行病毒培养可确诊。风疹病毒能在多种细胞培养体系中繁殖,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或免疫荧光法鉴定。该方法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要求较高,临床常规开展受限。
5、特异性抗体检测血清中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IgG抗体滴度4倍以上升高也具有诊断价值。抗体检测需注意疫苗接种干扰,新生儿诊断需同时检测脐血和母亲血液标本以鉴别先天性感染。
确诊风疹后应实施呼吸道隔离至皮疹消退后5天。孕妇接触患者后需立即检测抗体状态,易感者接触72小时内可注射免疫球蛋白。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发热期多饮水补充维生素C。未接种疫苗的育龄期女性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接种后3个月内避免怀孕。患者用过的餐具衣物应单独消毒,居室保持通风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