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收缩可能由生理性宫缩、临产发动、子宫肌瘤、盆腔炎症、药物作用等原因引起。生理性宫缩通常表现为无痛性收缩,病理性宫缩多伴随腹痛或阴道出血等症状。
1、生理性宫缩妊娠中晚期出现的假性宫缩属于正常现象,特点是间隔不规则、强度弱且不伴随宫颈变化。这种收缩由子宫肌层敏感性增高引起,可能因胎儿活动、膀胱充盈或孕妇疲劳诱发。可通过改变体位、补充水分缓解,无须特殊治疗。
2、临产发动规律性宫缩伴随宫颈扩张是分娩启动的标志,每3-5分钟发作一次,持续时间超过30秒。与前列腺素分泌增加、缩宫素受体激活有关,可能出现胎膜早破或见红等伴随症状。需立即就医监测产程进展。
3、子宫肌瘤肌瘤变性或压迫会导致异常宫缩,常见于黏膜下肌瘤患者。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及下腹坠胀,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可遵医嘱使用桂枝茯苓胶囊、米非司酮片等药物,必要时行肌瘤剔除术。
4、盆腔炎症子宫内膜感染引发的炎性刺激会诱发病理性收缩,多伴有发热、脓性分泌物。需进行白带常规和血常规检查,确诊后可选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治疗,慢性炎症可配合康妇消炎栓。
5、药物作用缩宫素注射液、米索前列醇片等药物会直接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用于引产或产后止血时属于治疗性反应,但误用可能导致强直性宫缩。用药期间需严格监测胎心及宫缩强度。
建议记录宫缩频率与持续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寒冷刺激。妊娠期出现每小时超过4次的规律宫缩,或非孕期伴随严重腹痛出血时需及时就诊。日常可练习腹式呼吸缓解不适,保持会阴清洁预防感染。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E,限制咖啡因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