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水肿可通过玻璃体内注射、激光治疗、口服药物、眼内植入缓释装置、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黄斑水肿通常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葡萄膜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术后炎症反应等原因引起。
1、玻璃体内注射玻璃体内注射是黄斑水肿的一线治疗方法,常用药物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药物如雷珠单抗、阿柏西普等,能够抑制血管渗漏和新生血管形成。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也可用于顽固性水肿,但需警惕眼压升高风险。注射需在无菌条件下由专业眼科医生操作,通常每月一次,根据水肿消退情况调整频次。
2、激光治疗激光治疗主要适用于局灶性黄斑水肿,通过光凝封闭渗漏的微动脉瘤或异常血管。格栅样激光可作用于弥漫性水肿区域,促进视网膜外屏障修复。治疗可能引起暂时性视物模糊,需避免直接照射黄斑中心凹。激光联合药物注射可提高顽固性水肿的疗效。
3、口服药物碳酸酐酶抑制剂如乙酰唑胺可减轻视网膜细胞间液积聚,适用于轻度水肿或辅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能缓解葡萄膜炎相关水肿,但需监测胃肠道反应。部分患者可尝试改善微循环的羟苯磺酸钙,其通过降低血管通透性发挥作用。口服药物治疗周期较长,需定期复查眼底。
4、眼内植入缓释装置氟轻松玻璃体内植入剂能持续释放糖皮质激素达3年,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水肿。地塞米松植入剂作用时间较短但起效快,需注意可能并发白内障。植入前需评估患者眼压调节能力,术后需密切监测眼压和感染迹象。该治疗可减少频繁注射带来的创伤。
5、手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适用于牵拉性黄斑水肿或伴有严重玻璃体混浊的情况,通过解除玻璃体视网膜牵引改善水肿。术中可联合内界膜剥除或视网膜前膜清除,术后需配合气体或硅油填充。对于白内障合并水肿者,超声乳化联合抗VEGF治疗可同步解决两种病变。手术风险包括视网膜脱离和感染。
黄斑水肿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疾病,定期进行眼底检查。饮食应增加深色蔬菜和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避免高盐高脂饮食。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阅读时保证充足光照。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按医嘱规范用药并记录视力变化,出现视物变形或中心暗影加重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