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玻璃肺腺癌和普通肺腺癌不完全相同,两者在影像学表现、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磨玻璃肺腺癌属于肺腺癌的特殊亚型,主要表现为肺部CT上磨玻璃样结节,生长速度较慢,恶性程度相对较低;普通肺腺癌则指传统病理类型的肺腺癌,侵袭性较强,预后相对较差。两者可能与吸烟、环境污染、遗传等因素有关,需结合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磨玻璃肺腺癌在影像学上呈现为边界模糊的淡薄阴影,密度类似磨玻璃,结节内可见血管或支气管穿行。这类肿瘤多为原位癌或微浸润性腺癌,细胞异型性较小,间质纤维化程度低。患者早期常无咳嗽、胸痛等典型症状,部分通过体检发现。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较高,术后复发概率低于普通肺腺癌。但若磨玻璃结节实性成分增加或直径增大,可能提示进展为浸润性癌。
普通肺腺癌通常表现为实性肺部肿块,CT显示均匀软组织密度影,边缘可有分叶或毛刺。病理上可见腺泡状、乳头状或微乳头状结构,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易发生胸膜侵犯或远处转移。患者可能出现痰中带血、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部分病例确诊时已属晚期。治疗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靶向治疗或化疗,整体预后较磨玻璃型差。基因检测对指导靶向药物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无论磨玻璃肺腺癌还是普通肺腺癌,均建议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尤其长期吸烟或家族史人群。确诊后应遵医嘱完善基因检测、PET-CT等检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术后患者需戒烟、避免空气污染,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定期复查监测复发迹象。出现持续性咳嗽、体重下降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