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病人咳嗽可通过调整体位、吸氧治疗、药物治疗、控制液体摄入、原发病治疗等方式缓解。心衰咳嗽通常与肺淤血、呼吸道感染、药物副作用、左心功能恶化、急性肺水肿等因素相关。
1、调整体位半卧位或端坐位能减轻肺淤血,降低胸腔压力。夜间睡眠时可抬高床头,使用多个枕头支撑背部。避免平卧位诱发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持续咳嗽时可尝试身体前倾姿势缓解症状。
2、吸氧治疗低流量吸氧有助于改善心肌缺氧状态,建议氧流量控制在每分钟2-4升。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持续给氧,使用湿化瓶避免气道干燥。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应采用控制性氧疗。
3、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等利尿剂减轻肺水肿,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改善心室重构,氨溴索促进排痰。合并感染时需用头孢呋辛等抗生素,干咳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右美沙芬。禁止擅自服用可待因类镇咳药。
4、控制液体摄入每日饮水量不超过1500毫升,保持出入量负平衡。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低于3克,避免腌制食品。监测体重每日波动不超过1公斤,短期内体重增加可能提示隐性水肿加重。
5、原发病治疗需规范使用地高辛等强心药,美托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冠心病患者需进行血运重建,瓣膜病患者评估手术指征。房颤患者应控制心室率,贫血者纠正血红蛋白水平。
心衰患者咳嗽期间需保持环境空气流通,避免油烟刺激。饮食选择低脂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减轻胃肠负担。每日监测血压心率,记录咳嗽频率与痰液性状。出现粉红色泡沫痰、夜间不能平卧等急性左心衰表现时须立即就医。长期管理需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根据心功能调整药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