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的症状主要有上腹隐痛、饱胀感、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贫血等。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表现为胃黏膜腺体减少或消失,可能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因素、长期胆汁反流、药物刺激、不良饮食习惯等原因引起。
1、上腹隐痛上腹隐痛是萎缩性胃炎的常见症状,疼痛多位于剑突下或左上腹,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发作。疼痛程度较轻,但可能因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而加重。胃黏膜萎缩导致胃酸分泌减少,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容易受到食物刺激引发疼痛。患者可表现为进食后疼痛加重,空腹时有所缓解。
2、饱胀感饱胀感表现为进食少量食物后即感到胃部胀满不适,可能伴有嗳气、恶心等症状。胃黏膜萎缩影响胃的蠕动功能和排空能力,导致食物在胃内滞留时间延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减少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进一步加重饱胀不适感。部分患者可能误认为是消化不良而延误就诊。
3、食欲减退食欲减退是萎缩性胃炎的典型表现,患者常自觉胃口变差,对以往喜爱的食物失去兴趣。胃黏膜萎缩导致消化功能下降,进食后不适感会形成条件反射性厌食。长期食欲不振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进而出现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食欲减退的程度与胃黏膜萎缩范围呈正相关。
4、体重下降体重下降是萎缩性胃炎进展期的表现,患者可能在数月内出现明显的体重减轻。胃黏膜广泛萎缩严重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导致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吸收障碍。同时食欲减退造成热量摄入不足,机体分解自身脂肪和肌肉组织供能。未经治疗的严重萎缩性胃炎患者可能出现恶病质状态。
5、贫血贫血多见于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胃体部黏膜萎缩导致内因子分泌减少,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引发巨幼细胞性贫血。同时胃酸缺乏影响铁离子的吸收,可能合并缺铁性贫血。贫血症状往往在胃部症状出现数年后才显现,容易被忽视。
萎缩性胃炎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生冷食物。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精神紧张。适当补充维生素B12、铁剂等营养素,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胃镜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规范进行根除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