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检查通常在出现不明原因咯血、肺部占位性病变、慢性咳嗽诊断困难等情况下进行。支气管镜主要用于诊断肺部疾病、取出气道异物、清除分泌物等,具体适应证主要有不明原因慢性咳嗽、可疑气道肿瘤、肺部感染病原学诊断、支气管扩张评估、气道狭窄治疗等。
1、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持续超过8周的慢性咳嗽经胸片等常规检查未发现异常时,需通过支气管镜检查排除气道内病变。支气管镜可直观观察气管支气管黏膜状况,发现早期肿瘤、结核等病变,同时可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对于怀疑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支气管镜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检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2、可疑气道肿瘤当胸部CT发现气管支气管内占位性病变时,支气管镜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通过支气管镜可直接观察肿瘤形态、范围,同时进行活检获取病理诊断。对于中央型肺癌,支气管镜下可同时评估手术可行性。近年来发展的荧光支气管镜、窄带成像技术能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
3、肺部感染病原学诊断重症肺炎经验性治疗无效或免疫缺陷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时,需通过支气管镜获取下呼吸道标本。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可进行细菌培养、真菌涂片、结核菌检测等,显著提高病原体检出率。对于肺孢子菌肺炎等特殊感染,支气管镜灌洗诊断价值优于痰检。
4、支气管扩张评估反复肺部感染患者确诊支气管扩张需依赖支气管镜检查。镜下可直观判断扩张支气管的范围和程度,评估有无活动性感染。同时可进行局部灌洗治疗,清除脓性分泌物。对于大咯血患者,支气管镜能明确出血部位并实施止血措施。
5、气道狭窄治疗气管支气管狭窄导致呼吸困难时,支气管镜下可实施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介入治疗。对于良性瘢痕性狭窄,定期支气管镜扩张可维持气道通畅。恶性肿瘤导致的气道阻塞,可通过支气管镜进行激光消融、冷冻治疗等缓解症状。
支气管镜检查属于微创操作,但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术后需观察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检查前4小时需禁食禁水,术后2小时方可进食。高血压患者检查前需控制血压,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提前调整用药。检查后出现持续胸痛、咯血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日常需注意呼吸道卫生,避免吸烟及接触刺激性气体,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