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通常适用于诊断不明腹痛、胆囊疾病、妇科疾病、胃肠肿瘤及急腹症等情况。腹腔镜的应用主要有诊断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子宫附件手术、胃肠肿瘤切除、阑尾炎手术五种类型。
1、诊断性腹腔镜对于长期不明原因腹痛或盆腔疼痛,经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无法确诊时,可采用腹腔镜进行直观探查。该技术能清晰观察腹腔内器官表面情况,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肠粘连等疾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实施时需在全身麻醉下建立气腹,通过微小切口置入镜头。
2、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伴反复发作的胆囊炎,或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0毫米时,推荐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术后24小时即可恢复饮食。需注意胆管损伤是其潜在并发症,术中需精细操作避免误伤胆总管。
3、子宫附件手术卵巢囊肿直径超过5厘米、宫外孕未破裂、输卵管积水等妇科疾病适合腹腔镜手术。术中可完整剥除囊肿或切除病变输卵管,同时能评估盆腔粘连程度。对于有生育需求者,该技术能最大限度保留正常卵巢组织。
4、胃肠肿瘤切除早期胃癌、结肠癌等消化道肿瘤可行腹腔镜根治术,要求肿瘤未突破浆膜层且无远处转移。手术需遵循肿瘤根治原则,完整切除病灶并清扫区域淋巴结。相比开腹手术,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更快,切口感染概率更低。
5、阑尾炎手术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或化脓性阑尾炎未穿孔时,腹腔镜阑尾切除是首选术式。通过三个5-10毫米小切口即可完成操作,尤其适合肥胖患者。若已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或弥漫性腹膜炎,则需中转开腹手术。
腹腔镜术后需保持切口干燥,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疝气发生。饮食应从流质逐步过渡到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促进伤口愈合。术后出现持续发热、腹痛加重或切口渗液需及时就医。定期随访对肿瘤患者尤为重要,需按医嘱完成后续放化疗等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