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粉碎性骨折可通过卧床制动、支具固定、药物镇痛、手术复位、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腰部粉碎性骨折通常由高处坠落、交通事故、骨质疏松、暴力打击、肿瘤转移等原因引起。
1、卧床制动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使用硬板床保持脊柱中立位,避免翻身或坐起。可通过轴向翻身法每2小时调整体位,预防压疮。卧床时间通常需要6-8周,期间需监测下肢感觉运动功能。
2、支具固定稳定性骨折可选用胸腰骶矫形器固定,需定制符合生理曲度的支具。佩戴期间应观察皮肤受压情况,每日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支具需持续使用3个月以上,逐步过渡到腰围保护。
3、药物镇痛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炎症疼痛,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控制中重度疼痛,骨化三醇胶丸促进钙质沉积。药物需配合胃肠黏膜保护剂使用,避免长期应用阿片类药物导致依赖。
4、手术复位椎体压缩超过50%或伴神经损伤时,需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恢复椎体高度。合并椎管狭窄者可同时实施椎管减压术。术后需佩戴支具3-6个月,定期复查内固定位置。
5、康复训练骨折愈合后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初期采用五点支撑法,逐步过渡到飞燕式训练。物理治疗可选择超短波促进骨痂形成,水中运动减轻关节负荷。康复周期通常需要6-12个月。
恢复期需保证每日钙摄入量达到1000毫克,适量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避免提重物及剧烈扭转动作,睡眠时保持腰部垫枕。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如出现下肢麻木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康复过程中可结合中医针灸、推拿等辅助治疗,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