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病毒性感冒可通过保持个人卫生、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传染源、改善生活环境等方式实现。病毒性感冒主要由流感病毒等病原体引起,具有较强传染性。
1、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是阻断病毒传播的关键措施,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尤其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口鼻,随后立即丢弃纸巾并洗手。避免用手直接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减少病毒通过黏膜感染的机会。
2、接种疫苗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季节性流感,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建议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优先接种。疫苗保护期约6-8个月,需每年秋季重新接种以匹配变异毒株。
3、增强免疫力保证每日7-8小时高质量睡眠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功能。饮食中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类水果。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
4、避免接触传染源流感流行期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必须前往时可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与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者保持1米以上距离。家庭成员患病时应分餐饮食,患者使用独立卫浴器具。
5、改善生活环境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以降低空气中病毒浓度。冬季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40%-60%,干燥环境易损伤呼吸道黏膜屏障。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开关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
预防病毒性感冒需建立多重防护体系。除上述措施外,应注意气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诱发呼吸道抵抗力下降。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长期压力会抑制免疫功能。出现咽痛、鼻塞等早期症状时可饮用姜茶、蜂蜜水等温热饮品缓解,若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提前准备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作为应急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