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绞痛药物主要有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钾通道开放剂、抗血小板药物等。心绞痛通常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1、硝酸酯类硝酸甘油是缓解心绞痛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单硝酸异山梨酯适用于长期预防心绞痛发作,通过减少心脏负荷降低耗氧量。硝酸酯类药物可能引起头痛、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青光眼患者慎用。
2、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通过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脏耗氧量。比索洛尔对β1受体选择性更高,适合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这类药物可能引发支气管痉挛,哮喘患者禁用,长期使用不可突然停药。
3、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通过阻断钙离子内流扩张冠状动脉,尤其适用于变异型心绞痛。地尔硫卓兼具减慢心率作用,适合心率偏快的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下肢水肿、牙龈增生,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者禁用。
4、钾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通过双重机制扩张冠脉血管,对微循环障碍型心绞痛效果显著。该药不易产生耐药性,可能引发头痛但程度较硝酸酯类轻。与其他血管扩张剂联用时需警惕低血压风险。
5、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栓素A2合成预防血栓形成,是冠心病二级预防基础用药。氯吡格雷适用于支架术后患者,可阻断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长期使用需监测出血倾向,胃肠道溃疡患者应配合胃黏膜保护剂。
心绞痛患者除规范用药外,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限制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建议进行散步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运动时携带急救药物。戒烟并控制体重,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避免情绪激动和寒冷刺激。出现胸痛加重或频发时应立即就医,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