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患者需注意定期监测眼压、规范用药、避免诱发因素、保持情绪稳定、科学用眼。青光眼是一种以视神经损伤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需终身管理。
1、定期监测眼压青光眼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眼压测量、视野检查和视神经评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后需每日监测,开角型青光眼稳定期可适当延长间隔。家用眼压计可作为辅助工具,但需定期校准。若出现眼胀头痛、虹视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2、规范用药必须严格遵医嘱使用降眼压药物,常见有前列腺素类滴眼液如拉坦前列素,β受体阻滞剂如噻吗洛尔,碳酸酐酶抑制剂如布林佐胺。禁止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两种以上滴眼液需间隔5分钟。定期复查药物有效性及角膜状况。
3、避免诱发因素暗环境可能诱发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建议保持适度照明。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每日液体摄入分次进行。慎用含麻黄碱的感冒药、阿托品类药物。瑜伽倒立、潜水等可能升高眼压的活动需谨慎。
4、保持情绪稳定焦虑紧张可能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眼压波动。可通过正念冥想、深呼吸训练调节情绪,保证7-8小时睡眠。突发眼压升高时保持平卧位,指压合谷穴辅助缓解症状。
5、科学用眼持续近距离用眼每40分钟应休息5分钟,观看电子屏幕时主动增加眨眼频率。阅读时保证300-500勒克斯光照,避免关灯玩手机。适度进行乒乓球等调节睫状肌的运动,但举重等屏气动作需避免。
青光眼患者日常应保持膳食均衡,适量补充含维生素B1的糙米、含花青素的蓝莓等食物。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建议选择有靠背的椅子,避免长时间低头。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冬季注意眼部保暖。家属应学会识别急性发作症状,如突发视力下降伴恶心呕吐需立即送医。建立规范随访档案,保存历年检查报告便于病情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