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肾盂肾炎是否恢复需结合临床症状缓解、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结果综合评估。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尿常规转阴、体温恢复正常、腰痛消失、尿培养阴性以及影像学炎症消退。
1、尿常规转阴恢复期患者尿液中白细胞和细菌应消失,尿蛋白减少或转阴。急性期尿沉渣镜检每高倍视野白细胞通常超过5个,恢复后应降至正常范围。尿亚硝酸盐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提示细菌感染被控制。尿pH值逐渐恢复正常水平,尿比重趋于稳定。尿常规需连续2-3次复查结果正常。
2、体温稳定肾盂肾炎急性期多伴有38℃以上发热,恢复期体温应持续稳定在36-37℃范围内。体温恢复正常后需观察3-5天无反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午后低热,需与结核等疾病鉴别。体温曲线平稳是炎症控制的重要指标。
3、腰痛缓解典型肾区叩击痛和肋脊角压痛症状应完全消失。恢复期患者腰部不适感逐渐减轻至完全缓解,活动时无牵扯痛。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可能残留轻微酸胀感,需与腰肌劳损鉴别。疼痛评分应从4-6分降至0-1分。
4、尿培养阴性治疗结束后1周复查中段尿培养应无致病菌生长。大肠埃希菌等常见致病菌菌落数需小于10^3 CFU/ml。反复培养阴性可确认病原体清除。特殊情况下需行L型细菌培养排除变异菌感染。尿培养需在停用抗生素48小时后进行。
5、影像学改善超声检查显示肾脏肿胀消退,肾盂壁增厚减轻。CT可见肾周脂肪间隙清晰,无积液征象。慢性患者肾瘢痕可能持续存在。静脉肾盂造影显示肾盂肾盏形态恢复正常,造影剂排泄通畅。影像学改变往往滞后于临床症状改善。
恢复期应保持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避免憋尿和会阴部清洁不当。建议选择宽松棉质内衣,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度进行八段锦等舒缓运动增强抵抗力,但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及时就诊。慢性患者需每3-6个月进行泌尿系统超声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