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疼拉肚子时可以通过按摩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穴、关元穴、内关穴等穴位缓解症状。腹泻可能由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肠道感染等因素引起,按摩需配合病因治疗。
1、中脘穴中脘穴位于脐上四寸,属于任脉穴位。按摩该穴位有助于调节胃肠功能,缓解腹胀腹痛症状。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轻柔按压3-5分钟,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急性胃肠炎或食物中毒引起的腹泻配合按摩效果更明显。
2、天枢穴天枢穴在脐旁两寸处,是足阳明胃经要穴。刺激该穴位能双向调节肠道功能,既改善腹泻也能缓解便秘。采用点按结合揉动的手法,每次持续2-3分钟。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日常按摩此穴可减少发作频率。
3、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作为强壮保健要穴,按摩可增强脾胃运化功能。用拇指关节垂直向下按压,配合艾灸效果更佳。慢性腹泻患者长期按摩有助于改善体质。
4、关元穴关元穴在脐下三寸,具有温阳固脱的作用。适用于受凉后出现的腹痛腹泻,可用掌根顺时针摩挲至局部发热。老年体虚者腹泻时配合按摩此穴能预防脱水。
5、内关穴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两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该穴位能止呕止痛,对伴随恶心呕吐的腹泻尤为适用。用拇指指甲掐按1-2分钟可快速缓解症状。
按摩时应注意保持环境温暖,使用润滑介质避免皮肤损伤。严重腹泻伴随发热、血便时应立即就医。日常饮食宜选择低脂低纤维食物,避免生冷刺激。可适量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电解质紊乱,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需进行粪便常规检查。腹部按摩仅作为辅助手段,细菌性肠炎等需配合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