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拉肚子时可以吃大米粥、小米粥、烂面条、土豆泥、馒头等易消化的主食。若腹泻持续或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
一、大米粥大米粥富含碳水化合物,易于消化吸收,能为宝宝补充能量。煮粥时可适当延长熬煮时间,使米粒充分糊化,减少胃肠负担。腹泻期间避免添加糖、盐等调味品,以免刺激肠道。若宝宝对乳糖不耐受,需避免添加牛奶。
二、小米粥小米粥含有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调节肠道功能。小米中的多酚类物质可能对轻度腹泻有缓解作用。建议用文火慢熬至米油渗出,冷却至适宜温度后喂养。初次尝试需观察宝宝是否对小米过敏。
三、烂面条将面条煮至软烂后剪成小段,可搭配少量胡萝卜泥或南瓜泥增加营养。选择无添加的婴幼儿专用面条更安全。避免使用油腻的汤底或调味料,以免加重腹泻症状。面条中的小麦成分需注意过敏风险。
四、土豆泥土豆泥富含钾元素,能帮助补充腹泻丢失的电解质。制作时去皮蒸熟后压成细腻糊状,可添加少量母乳或配方奶调节稠度。避免使用黄油、奶酪等高脂食材。发芽或变绿的土豆含有龙葵碱毒素,绝对禁止食用。
五、馒头馒头经过发酵后更易消化,可作为腹泻恢复期的过渡食物。建议选择无糖无馅的普通馒头,撕成小块后浸泡在温开水或米汤中软化。1岁以下宝宝需确保馒头完全泡软,防止噎呛。对麸质过敏的宝宝应避免食用。
腹泻期间需少量多次喂养,每次进食量约为平时的1/2至2/3。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和尿量,预防脱水。暂停添加新的辅食种类,避免高糖、高纤维、高脂肪食物。母乳喂养的宝宝应继续哺乳,配方奶喂养可暂时改用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所有食物需现做现吃,餐具严格消毒。若腹泻超过3天未缓解,或出现血便、持续哭闹、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