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是胰腺组织的炎症性疾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型和重型,轻型胰腺炎通常不危险,重型胰腺炎可能危及生命。胰腺炎主要有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两种类型,通常由胆石症、长期酗酒、高脂血症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轻型胰腺炎占大多数,患者胰腺仅出现水肿和轻微炎症,经禁食、补液等治疗后1-2周可恢复,并发症较少。腹痛多位于上腹部,呈持续性胀痛或刀割样痛,可能向背部放射,进食后加重。血液检查可见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3倍以上,影像学检查显示胰腺肿大但无坏死。治疗以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为主,可配合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等药物抑制胰液分泌。
重型胰腺炎占少数但危险性高,胰腺出现广泛坏死和出血,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除剧烈腹痛外,还可能出现休克、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全身症状。血液检查除酶学指标升高外,还伴有白细胞显著增高、低钙血症等。增强CT检查可发现胰腺坏死范围超过30%。治疗需在重症监护室进行,除常规治疗外可能需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外科清创手术等干预措施,死亡率可达20-30%。
胰腺炎患者恢复期需严格遵循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20克以下,避免酒精和暴饮暴食。建议选择清蒸、水煮等烹饪方式,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胸肉、鱼肉等。慢性胰腺炎患者可长期服用胰酶肠溶胶囊帮助消化,定期复查胰腺功能和影像学检查。出现持续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