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的手术指征主要包括感染性胰腺坏死、胰腺脓肿、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道梗阻、胰腺假性囊肿并发症及保守治疗无效的重症胰腺炎。手术干预需严格评估患者病情,通常在药物治疗无法控制病情进展时考虑。
感染性胰腺坏死是胰腺炎手术的明确指征之一。当胰腺组织坏死合并细菌感染时,患者可能出现持续高热、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器官功能衰竭等表现。此时需通过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并充分引流,常用术式包括经皮穿刺引流、视频辅助腹膜后清创术或开放手术清创。胰腺脓肿多由局部感染灶扩散形成,临床表现为腹痛加重、寒战及影像学可见脓腔,手术需彻底引流脓液并切除坏死组织。
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道梗阻时,若内镜取石失败或存在胆总管下端狭窄,需行手术解除梗阻。常见术式为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必要时可进行胆肠吻合。胰腺假性囊肿直径超过6厘米且持续存在6周以上,或引发压迫症状如胃肠梗阻、胆道梗阻时需手术干预,可选择囊肿空肠吻合术或经胃/十二指肠内镜引流。对于重症胰腺炎患者,若出现进行性器官功能衰竭、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或持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经72小时强化保守治疗无改善,则需考虑手术减压或坏死组织清除。
胰腺炎患者术后需严格遵循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量控制在20克以内,避免酒精及刺激性食物。恢复期应定期监测血糖、血脂及胰腺外分泌功能,必要时补充胰酶制剂。建议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6个月后逐步恢复体力活动,并定期进行腹部影像学复查评估胰腺形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