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溃疡通常发生在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已出现周围神经病变或血管病变的患者中。糖尿病足烂脚的发展与血糖水平、神经损伤程度、血液循环状态、感染控制、日常护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1、血糖控制不良持续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纤维,导致足部感觉减退和局部缺血。当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长期超过正常值,足部微小创伤难以察觉,伤口愈合能力下降,容易发展为慢性溃疡。这类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水平。
2、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使足部痛觉、温度觉迟钝,患者无法及时感知鞋子摩擦、烫伤等损伤。神经性溃疡多发生在足底压力集中部位,表现为无痛性深溃疡。建议患者每日检查足部,选择减压鞋垫,避免赤脚行走。
3、血管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导致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足部供血不足时会出现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症状。缺血性溃疡常见于足趾末端或足跟,创面苍白坏死,易继发感染。血管超声检查和踝肱指数测定可评估血管状态,严重者需血管介入治疗。
4、合并感染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足部伤口易继发细菌感染。感染可表现为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恶臭等,严重时引发骨髓炎或全身脓毒症。临床常用头孢类、喹诺酮类抗生素控制感染,深部感染可能需要手术清创。
5、护理不当未定期修剪趾甲、穿着不合脚鞋袜、热水泡脚温度过高等行为都会增加足部损伤风险。糖尿病患者应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使用锐器处理胼胝,冬季注意保暖防冻伤。发现足部破溃应立即就医,不可自行处理。
糖尿病患者预防足部溃疡需要综合管理,包括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戒烟限酒,每日检查足部皮肤完整性,每年进行神经和血管评估。选择圆头宽松的鞋子,穿棉质吸汗袜子,洗脚水温不超过37摄氏度。一旦出现足部伤口应及时到内分泌科或糖尿病足专科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导致截肢风险。营养方面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以促进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