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穿孔后听力能否恢复需根据穿孔大小和病因判断,小穿孔通常可自愈恢复听力,大穿孔或感染性穿孔需医疗干预。
外伤或气压伤导致的微小穿孔,鼓膜自愈能力较强,多数在1-3个月内自行愈合。此期间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防止水液进入中耳。听力下降程度较轻,表现为低频传导性耳聋,随着穿孔愈合可逐渐恢复正常。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配合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控制炎症。
慢性中耳炎或爆炸伤导致的大面积穿孔,常伴随听骨链损伤或内耳病变。此类情况需行鼓室成形术或鼓膜修补术,术后听力改善程度取决于内耳功能状态。长期化脓性感染可能继发胆脂瘤,需联合乳突根治术治疗。遗留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可考虑配戴助听器,严重者需评估人工耳蜗植入指征。
日常应避免耳道进水,游泳时使用专用耳塞防护。出现耳痛流脓症状应及时就诊,禁止自行掏挖耳道。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听力,避免乘坐飞机或潜水等气压变化活动。控制鼻炎和咽炎可降低中耳炎复发概率,擤鼻时应单侧交替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