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耳液使用后通常无须刻意倒出,药物可自然吸收或流出。滴耳液主要用于治疗外耳道炎、中耳炎等耳部感染,正确使用有助于药物充分接触患处。
滴耳液滴入耳道后,药物会通过耳道黏膜吸收或随体位变化自然流出。刻意倒出可能影响药物停留时间,降低疗效。对于黏稠型滴耳液,医生可能建议滴药后保持侧卧姿势5-10分钟,使药物充分覆盖患处。若耳道分泌物较多,可先用医用棉签清理外耳道,再滴入药液。滴药时需将耳廓向后上方轻拉,使耳道变直,药瓶尖端避免接触耳部皮肤。
使用滴耳液后出现眩晕、耳道灼痛或瘙痒加重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就医。避免在鼓膜穿孔、耳部外伤未愈时自行使用滴耳液。儿童使用需家长固定头部姿势,防止扭动导致药液洒落。滴耳液开封后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4周,需避光密封存放。日常注意保持耳道干燥,游泳时可使用防水耳塞,避免用力掏耳造成黏膜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