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寒湿可通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中药调理、穴位按摩、生活护理等方式改善。寒湿体质多与长期受寒、饮食生冷、环境潮湿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畏寒肢冷、关节酸痛、舌苔白腻等症状。
1、饮食调理适量食用生姜、红枣、山药等温补食材有助于驱散寒湿。生姜可切片煮水代茶饮,红枣搭配粳米熬粥,山药蒸食或炖汤。避免生冷瓜果、冰镇饮品及油腻食物,以免加重湿气滞留。
2、运动锻炼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能促进阳气升发,加速湿气代谢。建议每日晨起练习30分钟,以微微出汗为度。游泳后需及时擦干身体,避免湿邪二次侵袭。
3、中药调理藿香正气胶囊、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具有温阳化湿功效。藿香正气胶囊适用于外感寒湿引起的恶心腹泻,附子理中丸针对脾胃虚寒,参苓白术散侧重健脾祛湿。使用前需经中医辨证。
4、穴位按摩每日按压足三里、关元、阴陵泉等穴位各3-5分钟。足三里位于膝盖下四横指处,关元在脐下三寸,阴陵泉于小腿内侧胫骨后缘。艾灸这些穴位效果更佳,但阴虚体质慎用。
5、生活护理保持居所通风干燥,阴雨天使用除湿机。冬季注意腰腹、关节部位保暖,可佩戴护膝或贴敷暖宝宝。睡前用艾叶煮水泡脚20分钟,水位需没过三阴交穴位。
长期寒湿体质者应养成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损耗阳气。三伏天可尝试督脉灸等冬病夏治疗法,日常穿着棉麻透气衣物,出汗后及时更换。若出现严重关节变形或持续水肿,需排查类风湿关节炎、肾病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