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昏迷需立即就医并采取溶栓治疗、机械取栓、控制脑水肿、维持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等措施。脑血栓昏迷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血液高凝状态、血管炎、高血压等因素引起。
1、溶栓治疗静脉注射阿替普酶是脑血栓急性期的关键治疗手段,需在发病后特定时间窗内使用。该药物能溶解血栓恢复血流,但存在出血风险,需严格评估适应症。尿激酶、瑞替普酶也可作为备选溶栓药物,需在神经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2、机械取栓对于大血管闭塞患者,可采用支架取栓装置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该技术通过导管将取栓设备送达血栓部位直接清除阻塞物,常与溶栓治疗联合应用。取栓手术需由经验丰富的神经介入团队操作,术后需密切监测再灌注损伤。
3、控制脑水肿大面积脑梗死易引发致命性脑水肿,需使用甘露醇或高渗盐水降低颅内压。严重者可考虑去骨瓣减压术缓解脑组织压迫。同时需维持头高位、控制体温、避免低钠血症等加重水肿的因素。
4、维持生命体征昏迷患者需气管插管保障通气,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通过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稳定血压。持续心电监护预防心律失常,留置导尿管监测出入量,定时翻身预防压疮。
5、预防并发症需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溃疡。定期吸痰防止肺部感染,加强口腔护理避免吸入性肺炎。康复期需进行吞咽功能评估,逐步开展肢体被动活动预防关节挛缩。
脑血栓昏迷患者家属应配合医疗团队做好重症监护,记录意识状态变化。恢复期需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认知训练和运动功能重建,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基础疾病。饮食宜选择低盐低脂易消化食物,逐步从鼻饲过渡到经口进食。定期复查头颅影像评估脑组织恢复情况,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