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宝宝排气可通过拍嗝、腹部按摩、调整喂养姿势、做蹬腿运动、使用温敷等方式缓解。婴儿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容易因吞入空气或消化不良导致胀气。
1、拍嗝喂奶后竖抱宝宝,让其头部靠在成人肩部,手掌呈空心状从下往上轻拍背部,持续5-10分钟。母乳喂养时可每侧乳房哺乳中途拍嗝一次,配方奶喂养建议每喝60毫升拍嗝。拍嗝能帮助排出胃部空气,减少吐奶和腹胀概率。
2、腹部按摩让宝宝仰卧,用温暖的手掌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避开肚脐区域,每次3-5分钟。按摩可促进肠蠕动,缓解肠痉挛。注意在进食后1小时进行,力度需轻柔,若宝宝哭闹需立即停止。
3、调整喂养姿势母乳喂养时保持宝宝头部高于腹部,确保含住大部分乳晕。奶瓶喂养时选择适合月龄的奶嘴孔,倾斜奶瓶使奶液充满奶嘴。正确的姿势能减少空气吸入,喂养后保持宝宝上半身抬高20分钟。
4、蹬腿运动握住宝宝脚踝做交替蹬自行车动作,或双膝并拢轻压腹部后伸直,每组10次。运动能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气体向下排出。建议在宝宝清醒且情绪稳定时进行,避免刚进食后操作。
5、温敷将温热毛巾或暖水袋包裹在40℃左右,隔着衣物敷于宝宝腹部10分钟。温热可放松肠道平滑肌,但需注意温度避免烫伤。合并发热、呕吐或血便时禁止使用。
日常需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与排便情况,避免过度喂养。母乳妈妈可减少豆类、花椰菜等产气食物摄入。若腹胀伴随持续哭闹、呕吐、血便或发热,应及时就医排除肠套叠、乳糖不耐受等病理因素。6个月后随着辅食添加和胃肠功能成熟,胀气症状多会自然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