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抑酸药、抗生素、胃黏膜保护剂、解痉镇痛药及止血药等药物。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阿莫西林、铝碳酸镁、山莨菪碱、氨甲环酸等,具体用药需结合穿孔原因及并发症综合判断。
1、抑酸药奥美拉唑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穿孔部位的刺激,雷贝拉唑能快速提升胃内pH值,泮托拉唑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这类药物可促进穿孔边缘黏膜修复,但长期使用可能引起头痛或腹泻。
2、抗生素阿莫西林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穿孔,克拉霉素用于青霉素过敏患者,甲硝唑可覆盖厌氧菌感染。联合用药能预防腹腔感染,使用期间需监测肝功能。
3、胃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可中和胃酸并在创面形成保护层,硫糖铝能吸附胃蛋白酶,枸橼酸铋钾兼具抑制幽门螺杆菌作用。此类药物需与抑酸药间隔两小时服用。
4、解痉镇痛药山莨菪碱可缓解穿孔引起的剧烈腹痛,阿托品适用于伴随胃肠痉挛者,但青光眼患者禁用。疼痛控制后应及时减量以避免口干等副作用。
5、止血药氨甲环酸用于合并出血的穿孔病例,凝血酶局部喷洒可直接作用于出血点,维生素K1适用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使用止血药物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
胃穿孔急性期需绝对禁食,病情稳定后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恢复期应避免辛辣刺激及过硬食物,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戒烟戒酒,保持情绪稳定,定期复查胃镜观察愈合情况。穿孔超过24小时或出现休克症状者需立即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