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高血压的分级及危险分层是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高血压的分级主要依据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分为正常血压、正常高值、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和3级高血压。危险分层则综合考虑患者的血压水平、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合并症,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四层。
1、分级标准:正常血压为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正常高值为收缩压120-139mmHg或舒张压80-89mmHg,1级高血压为收缩压140-159mmHg或舒张压90-99mmHg,2级高血压为收缩压160-179mmHg或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为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
2、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吸烟、饮酒、肥胖、缺乏运动、高盐饮食、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这些因素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并影响病情的进展。
3、靶器官损害:高血压长期未控制会导致心脏、脑、肾脏、视网膜等靶器官的损害。心脏损害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脑损害表现为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肾脏损害表现为肾功能不全、蛋白尿;视网膜损害表现为视网膜动脉硬化、出血。
4、合并症:高血压常与其他疾病并存,如冠心病、脑卒中、慢性肾病、糖尿病等。这些合并症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需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进行综合管理。
5、危险分层:低危患者无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合并症,中危患者有1-2个危险因素,高危患者有3个以上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极高危患者有合并症或严重靶器官损害。危险分层越高,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越大,需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措施。
高血压患者应注重饮食控制,减少盐分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保持适量运动,如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等,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或联合用药。通过综合管理,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