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小儿补液简易计算方法可通过体重、脱水程度和补液类型进行综合计算。补液量的确定需考虑维持量、累积损失量和继续损失量,常用公式为:补液总量=维持量+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维持量通常按每公斤体重每日100ml计算,累积损失量根据脱水程度调整,轻度脱水按50ml/kg,中度脱水按100ml/kg,重度脱水按150ml/kg。继续损失量根据实际病情动态调整。
1、体重计算:补液量的基础是体重,常用公式为每公斤体重每日100ml维持量。例如,10kg体重的患儿,每日维持量为1000ml。体重测量需准确,避免误差影响补液效果。
2、脱水程度:脱水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脱水补液量为50ml/kg,中度脱水为100ml/kg,重度脱水为150ml/kg。脱水程度的判断需结合患儿皮肤弹性、眼窝凹陷、尿量等体征。
3、补液类型:补液类型包括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口服补液适用于轻度脱水,常用口服补液盐ORS每袋兑水500ml。静脉补液适用于中重度脱水,常用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溶液按比例配制。
4、维持量计算:维持量是补液的基础,按每公斤体重每日100ml计算。例如,15kg体重的患儿,每日维持量为1500ml。维持量的计算需考虑患儿年龄、活动量和环境温度。
5、动态调整:继续损失量需根据实际病情动态调整。例如,患儿持续呕吐或腹泻,需额外补充损失量。动态调整需密切观察患儿尿量、皮肤弹性和精神状态。
小儿补液需综合考虑体重、脱水程度和补液类型,维持量按每公斤体重每日100ml计算,累积损失量根据脱水程度调整,继续损失量动态调整。口服补液适用于轻度脱水,静脉补液适用于中重度脱水。补液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儿体征,及时调整补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