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时间通常从末次月经的第一天开始计算,整个孕期约40周。主要有末次月经计算法、超声检查计算法、受孕日计算法、基础体温计算法、胎动计算法五种方法。
1、末次月经计算法以末次月经首日为起点,月份加9或减3,日期加7,得出预产期。该方法适用于月经周期28天且规律的女性,若周期不规律需结合其他方法修正。临床统计显示约5%孕妇会在预产期当天分娩,多数在预产期前后两周内生产。
2、超声检查计算法妊娠早期通过超声测量胎儿顶臀径推算孕周,误差在3-5天内。孕中期通过双顶径、股骨长等多项指标综合评估,准确性随孕周增加而降低。对于月经不规律或忘记末次月经时间的孕妇,超声检查是重要补充手段。
3、受孕日计算法明确受孕日期时,从该日加266天即为预产期。需配合排卵监测或辅助生殖技术记录,自然受孕者通常难以准确判断受精日。此方法更适用于试管婴儿等人工助孕情况。
4、基础体温计算法持续监测基础体温,排卵后体温上升0.3-0.5℃并维持18天以上可确认妊娠,从体温骤降日倒推14天作为末次月经日。要求测量规范且排卵周期稳定,实际操作中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5、胎动计算法初产妇约18-20周感知胎动,经产妇可能提前2周。通过首次胎动时间辅助验证孕周,但个体差异较大。胎动感知时间受腹壁厚度、羊水量及孕妇敏感度等多因素影响。
建议孕妇建立完整的产检档案,孕早期通过末次月经结合超声检查确定孕周,孕中晚期定期产检监测胎儿发育。记录月经周期变化,注意营养均衡补充叶酸,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出现腹痛、阴道流血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胎儿健康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