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脏病可能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胎儿生长受限、子痫前期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主要与心脏负荷增加、血流动力学改变、凝血功能异常等因素相关。
1、心力衰竭:
妊娠期血容量增加30%-50%,心输出量上升40%,使心脏负荷显著加重。原有心脏疾病患者易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需限制钠盐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严重者需终止妊娠。
2、心律失常:
妊娠期激素变化和自主神经张力改变可诱发房颤、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轻度心律失常可通过休息缓解,持续性心律失常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3、血栓栓塞:
妊娠期血液呈高凝状态,静脉回流受阻,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肺栓塞,表现为突发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建议穿着弹力袜,高危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凝治疗。
4、胎儿生长受限:
母体心脏功能不全导致子宫胎盘灌注不足,影响胎儿营养供应。表现为宫高增长缓慢、胎动减少,超声显示胎儿小于孕周。需加强胎儿监护,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
5、子痫前期:
心脏病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增加3-5倍,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可能进展为子痫抽搐,危及母婴安全。需密切监测血压,限制钠盐摄入,必要时使用降压药物。
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应保证每日8-10小时睡眠,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血流。饮食遵循低盐、高蛋白、高纤维原则,每日钠摄入不超过3克,适量补充铁剂预防贫血。避免剧烈运动,可选择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活动,运动时心率不超过静息心率+30次/分。每周体重增长控制在0.3-0.5公斤,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心脏功能评估。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不能平卧、咯粉红色泡沫痰等心衰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