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下侧壁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闭塞导致下侧壁心肌细胞坏死后形成的陈旧性病灶,属于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该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痉挛等因素引起,临床表现为胸痛、乏力、心律失常等,可通过药物治疗、血运重建手术等方式干预。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长期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导致冠状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形成斑块使管腔狭窄。斑块破裂后诱发血小板聚集,进一步阻塞血管引发心肌缺血坏死。患者需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等调脂药物稳定斑块,并控制血压血糖。
2、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暴露胶原纤维,激活凝血系统形成血栓。血栓完全堵塞下侧壁供血的右冠状动脉或左回旋支时,会导致对应区域心肌持续性缺血坏死。急性期需使用替格瑞洛等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栓扩大。
3、血管痉挛:
吸烟、寒冷刺激等因素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造成血管暂时性闭塞。反复痉挛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加速动脉硬化进程。患者需避免诱因,必要时使用地尔硫卓等钙拮抗剂缓解痉挛。
4、心肌重构改变:
坏死心肌逐渐被纤维瘢痕组织替代,导致心脏收缩力下降和电传导异常。可能出现室壁瘤、二尖瓣反流等结构性改变,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脏超声可评估心功能状态。
5、心律失常风险:
梗死区心肌电活动紊乱易引发室性早搏、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下壁梗死常合并窦房结功能异常,出现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动态心电图监测可发现异常心电活动,严重者需安装起搏器。
陈旧性下侧壁心肌梗死患者需长期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5克以下,避免腌制食品。推荐地中海饮食模式,每周食用深海鱼类2-3次补充ω-3脂肪酸。运动康复建议采用有氧训练结合抗阻训练,如快走、弹力带练习,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范围内。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定期复查血脂、血糖及心脏功能指标。出现胸闷加重或新发心悸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