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者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主要有调整体位、清理口腔异物、使用口咽通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1、调整体位:
将患者置于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的仰卧位,利用重力作用防止舌后坠阻塞气道。这种体位能促进口腔分泌物自然流出,减少误吸风险。操作时需注意保护颈椎,避免颈部过度扭转。
2、清理口腔异物:
使用吸引器或手指包裹纱布清除口腔内的呕吐物、血液等异物。操作前需确认患者无咬合反射,避免手指被咬伤。对于假牙等固体异物需立即取出,确保气道完全畅通。
3、使用口咽通气道:
选择合适尺寸的口咽通气道,从口腔侧面插入至舌根后方,抬起舌体维持气道开放。操作时注意避免将舌头推向咽后壁,插入后需固定防止移位。适用于短暂性气道管理。
4、气管插管:
经口或鼻插入气管导管建立人工气道,需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插管前给予纯氧预充,使用喉镜暴露声门,确认导管位置后固定。可有效防止误吸并提供机械通气条件。
5、气管切开:
对需要长期气道管理的患者,通过手术在颈部气管前壁造口置入气管套管。需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定期消毒切口。适用于上呼吸道梗阻或预计昏迷时间超过2周的患者。
昏迷患者需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保持环境湿度40%-60%,床头抬高30度可减少胃内容物反流。每2小时翻身拍背促进分泌物排出,定期检查气道装置固定情况。营养支持宜选择鼻饲方式,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维持神经功能。康复期可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预防肌肉萎缩,家属应学习基本护理技能配合专业治疗。